国常委:落实加快场景培育开放措施 促进新场景规模化应用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陈家伟报道,10月31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加快场景培育、推动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开放举措。会议提出,要充分利用我国市场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聚焦供需耦合,面向产业发展前沿和重大技术攻关需求,优先发展一大批新领域新轨迹场景、高值低量场景、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场景,做好场景资源开放、试点验证创新和商业模式探索,推动形成完整的国家体系。闭路技术将技术进步推向工业应用。会议指出,要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场景,推进基础设施、平台等“硬件建设”,提供法规、制度、政策等“软件支撑”,加强跨部门合作,完善监管机制,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海报新闻记者指出,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活动”。此外,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完善产业生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示范行动,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国家信息化部信息产业发展司关列宁编队中心曾撰文解释“场景培育开放,推动新场景规模化应用”。关凌宁认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活动,一方面可以形成技术研发的“动力源”,促进技术研发及其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寻找产业发展的“方向参照点”,有助于凝练技术方向、优化技术路线。关乐宁认为,要更有效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活动,形成应用驱动创新、需求驱动供给的良性循环,需要明白三个要点。我在这里。一是鼓励先进技术与各方面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治理,构建多维度、可持续的场景体系。二是组织实施以“传统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为主题的前瞻性实验/验证应用场景项目。三是构建择优培育的应用场景对接机制,探索“政府设平台、企业设问题、企业答问题”的模式,建立规范的IT应用场景清单征集、发布和评选机制。从具体落实来看,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或开始实施。 2025年9月18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场景应用打造良性城市贯彻落实《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的实施要求。高水平创新和舞台需求将带动高质量供给,推动合肥市“世界舞台创新城”建设。 2025年10月28日上午,嘉兴场景创新2025应用耦合合作大会,重点开放31个场景需求,公布81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这些场景主要覆盖“重大工程智能检测应用场景”、“智能临床研究室应用场景”等先进制造业主要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共提出17个公共场景需求发布,聚焦智慧医疗、智慧政务、低地经济等,以及14项业务转型升级场景要求,聚焦智慧、高端、绿色。会上还以清单形式公布了81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大运河长虹研究院等提供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组织缺陷检测关键技术”。